MRI征象联合炎症指标对肿块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淋巴血管侵犯预测价值

韦姗姗, 罗显廷, 朱旭娜, 黄雷, 刘宇, 苏丹柯, 刘丽东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03) : 436 -443.

PDF (1290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03) : 436 -443.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4.03.016

MRI征象联合炎症指标对肿块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淋巴血管侵犯预测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320K)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成像(MRI)征象联合炎症指标对肿块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淋巴血管侵犯(LVI)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2020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89例术前行磁共振增强检查的肿块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LVI(+)组与LVI(-)组,单因素分析评估两组患者术前MRI征象、炎症指标及病理学特征与LVI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并建立MRI征象模型和MRI征象联合炎症指标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AUC的差异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LVI(+)组和LVI(-)组间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T分期、毛刺征、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瘤周水肿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Ⅲ型TIC、毛刺征及瘤周水肿是LV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8.765、7.965、4.018,均P<0.05)。MRI征象模型(TIC类型+瘤周水肿+毛刺征)和MRI征象联合炎症指标模型(TIC类型+瘤周水肿+毛刺征+NLR)的AUC分别为0.866、0.879。Z检验显示两个模型之间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48,P=0.804)。结论:MRI征象联合炎症指标模型(TIC类型+瘤周水肿+毛刺征+NLR)有助于预测肿块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LVI情况。

关键词

乳腺癌 / 磁共振成像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 淋巴血管侵犯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韦姗姗, 罗显廷, 朱旭娜, 黄雷, 刘宇, 苏丹柯, 刘丽东 MRI征象联合炎症指标对肿块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淋巴血管侵犯预测价值[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1(03): 436-443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4.03.01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90KB)

3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