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肠道微生物的精准检测分析

鲍丽伊, 王健理, 李状, 刘乃榕, 杜佳园, 苏金秋, 李妍, 余耀杰, 王鹤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03) : 444 -453.

PDF (3009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03) : 444 -453.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4.03.017

宫颈癌患者肠道微生物的精准检测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3080K)

摘要

目的:通过肠道菌群检测了解宫颈癌患者肠道菌群的构成及多样性等特征,以期从肠道菌群方面找出与宫颈癌发生和进展相关预警因子。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且在取材时未接受任何治疗的正常和宫颈癌患者;通过肠道菌群检测分析相关因素与宫颈癌发生和进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收集30例健康妇女(正常对照组)和51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的大便进行肠道菌群检测;α、β多样性分析显示本次抽样充分,两样本在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宫颈癌组肠道菌群中的菌群多样性明显减少(P<0.05);对主要病原菌种检测丰度比较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宫颈癌组肠道菌群中主要病原菌种的检测丰度明显增加,主要有大肠埃希氏菌、脆弱拟杆菌、痢疾志贺氏菌(P<0.05),宫颈癌组肠道菌群中主要有害菌属的检测丰富明显增加,主要有链球菌属、梭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志贺氏菌属(P<0.05)。在分类学组成分析和组间差异分析中可发现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在宫颈癌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肠道菌群中的益生菌主要是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属可见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对两组的肠道菌群中主要代谢产物和微量元素的比较发现,宫颈癌组肠道菌群中的氨基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维生素中A、B1、B2、B6、B12、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微量元素中铁含量降低(P<0.05)、脂肪酸中乙酸含量降低、丁酸含量增多(P<0.05)、营养评估中的脂肪含量降低、碳水化合物含量升高(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各种营养素失衡,这些改变可能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关键词

宫颈癌 / 肠道菌群 / 厚壁菌门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鲍丽伊, 王健理, 李状, 刘乃榕, 杜佳园, 苏金秋, 李妍, 余耀杰, 王鹤 宫颈癌患者肠道微生物的精准检测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1(03): 444-453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4.03.01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009KB)

4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