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伴耳鸣患者的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影像学表现

詹晓琳, 任毅, 李泳鹏, 黄巧, 尹时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10) : 1398 -1404.

PDF (2414KB)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10) : 1398 -1404.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4.10.013

听神经瘤伴耳鸣患者的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影像学表现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471K)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rs-fMRI)影像学表现,探讨听神经瘤患者耳鸣发生的神经网络机制。方法:收集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18例听神经瘤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耳鸣分为伴耳鸣组(A组)和不伴耳鸣组(B组),另选择无听神经瘤、无耳鸣的18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颅脑磁共振及功能性磁共振扫描,比较分数低频振幅(fALFF)和度中心性(DC)值。结果:3组患者fALFF值的差异脑区主要位于右梭状回、右颞中回、右眶部额下回、右脑岛、左内侧额上回。与C组比较,A组在右颞中回fALFF值增高,B组在右梭状回、右颞中回fALFF值增高,在右眶部额下回、右脑岛、左内侧额上回、额中回fALFF值降低(均P<0.05)。与B组比较,A组在右眶部额下回、右脑岛、左内侧额上回、额中回fALFF值增高,在右梭状回、右颞中回fALFF值降低(均P<0.05)。3组患者的DC值差异脑区主要位于右顶上回、右楔前叶,与C组相比,A组在右顶上回、右楔前叶DC值降低(均P<0.05);与B组比较,A组在右顶上回、右楔前叶DC值降低(均P<0.05)。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与听神经瘤耳鸣相关脑区的变化,这些脑区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多个网络,包括听觉网络、视觉网络、默认模式网络、背侧注意网络,这些变化可能是耳鸣发生和发展的神经网络机制。

关键词

听神经瘤 / 耳鸣 / 分数低频振幅 / 度中心性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詹晓琳, 任毅, 李泳鹏, 黄巧, 尹时华 听神经瘤伴耳鸣患者的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影像学表现[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1(10): 1398-1404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4.10.01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414KB)

2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