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gG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分析

李贤, 蔡淑宇, 沈婕, 覃兰清, 李菊英, 杨桢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2 ›› Issue (01) : 101 -107.

PDF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2 ›› Issue (01) : 101 -107.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5.01.013

血清IgG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2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行肾脏穿刺活检术的IMN病例284例,随访至少12个月,以肾功能进展为肾脏终点事件。根据血清IgG水平分为IgG降低组(<8.0 g/L)与IgG正常组(≥8.0 g/L)。结果:284例IMN患者中,IgG降低组222例,IgG正常组62例,约78.2%患者血清IgG低于正常值。中位随访时间为31.15个月,共有44例(15.5%)出现肾功能进展。与IgG正常组比较,IgG降低组男性比例、大量蛋白尿比例、中危患者比例、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24 h尿蛋白较高,而年龄、低危患者比例及血清白蛋白、IgA、IgM、补体C3水平较低(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IgG降低组的肾脏存活率低于IgG正常组。COX回归分析提示,校正混杂因素后,血清IgG下降仍是IMN患者肾功能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IgG是IMN患者肾功能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血清IgG下降与IMN患者的肾脏不良预后相关。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 血清IgG / 预后分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贤, 蔡淑宇, 沈婕, 覃兰清, 李菊英, 杨桢华 血清IgG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2(01): 101-107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5.01.01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