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功能检测预测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价值

吕益萍, 陈良, 鲍丽伊, 王健理, 李状, 蔡志福, 王鹤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2 ›› Issue (03) : 408 -414.

PDF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2 ›› Issue (03) : 408 -414. DOI: 10.16190/j.cnki.45-1211/r.2025.03.011

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功能检测预测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EG)联合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在预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符合标准的20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术后发生VTE情况分为VTE组及非VTE组。通过比较两组之间TEG和常规凝血功能的差异,釆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此类患者围手术期发生VTE的高危因素及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TEG联合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对预测VTE发生的价值。结果:203例患者接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在术后发生VTE的患者为30例,VTE的发生率为14.8%。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抗凝血酶Ⅲ(AT3)、纤维蛋白原(FIB)是围术期发生VTE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常规凝血功能、TEG、年龄3者联合预测患者术后VT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4,高于单项预测及常规凝血功能和TEG联合预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值、FIB、D-二聚体值联合预测患者术后VTE的AUC为0.664。结论:患者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围手术期发生VTE的独立影响因素有患者年龄、AT3、FIB,年龄、常规凝血功能、TEG三者联合能有效预测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围手术期内发生VTE的风险。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 围手术期 / 静脉血栓栓塞症 / 血栓弹力图 / 凝血功能检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吕益萍, 陈良, 鲍丽伊, 王健理, 李状, 蔡志福, 王鹤 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功能检测预测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价值[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2(03): 408-414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5.03.01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