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红曲菌中Rab1与CtnE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毛泽翔, 胡玉成, 韩尧, 李燕萍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 2024, Vol. 48 ›› Issue (04) : 367 -374+383.

PDF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 2024, Vol. 48 ›› Issue (04) : 367 -374+383. DOI: 10.13764/j.cnki.ncdl.2024.04.004

橙色红曲菌中Rab1与CtnE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红曲菌(Monascus)是我国传统的发酵菌株,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具有肾毒性的真菌毒素——桔霉素(Citrinin, CIT)。桔霉素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红曲制品的应用与发展。明确红曲菌合成CIT的机制,对于开发抑制CIT合成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G蛋白Rab1可以介导调控丝状真菌中蛋白的转运,ctnE基因编码红曲菌AS3.4384中CIT合成基因簇中的脱氢酶。然而,目前尚不清楚Rab1蛋白是否参与了CtnE蛋白的转运。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方法构建了AS3.4384::Rab1-GFP(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和AS3.4384::Rab1-GFP::ctnE-mCherry(红色荧光蛋白,monomeric cherry red fluorescent protein)两种红曲菌株,并通过荧光共定位确定了Rab1蛋白和CtnE蛋白在菌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CtnE-mCherry蛋白大多聚集于红曲菌丝体的顶端以及分生孢子中,并在菌丝体内呈均匀弥散状分布。Rab1蛋白和CtnE蛋白在红曲菌体内的分布位点基本一致,表明CIT的合成与囊泡转运密切相关。通过Rab1蛋白与CtnE蛋白的荧光共定位情况进一步解析了CIT合成位点。

关键词

橙色红曲菌 / 桔霉素 / 双荧光共定位系统 /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毛泽翔, 胡玉成, 韩尧, 李燕萍 橙色红曲菌中Rab1与CtnE蛋白的亚细胞定位[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4, 48(04): 367-374+383 DOI:10.13764/j.cnki.ncdl.2024.04.004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