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位滑坡发育特征及典型地质力学模式

蒋涛, 崔圣华, 许向宁, 蒙明辉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 2024, Vol. 35 ›› Issue (02) : 1 -11.

PDF (52775KB)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 2024, Vol. 35 ›› Issue (02) : 1 -11.

四川高位滑坡发育特征及典型地质力学模式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54041K)

摘要

四川省地处华南板块和藏滇板块的结合区域,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候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该地区成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高发区。其中高位滑坡由于剪出口位置高、临空条件良好、潜在势能巨大,这类滑坡往往会发生高速远距离运动,具有极强的冲击破坏能力,并引发滑坡-碎屑流-堰塞湖灾害链。因此,本文通过文献查阅、野外地质调查和归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四川高位滑坡发育分布特征及梯子槽滑坡、新磨村滑坡、照壁山滑坡的形成机理,得出了以下结论:(1)区内滑坡灾害密集分布带与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和安宁河断裂所构成的“Y”字形区域应力场分界线相吻合;(2)高位滑坡的发育受到地形地貌条件的显著影响和控制,大高差的斜坡为滑坡提供了良好的临空条件和势能条件,且30°~35°坡度有利于斜坡堆积,为滑坡形成提供物质条件;(3)软硬相间岩中的软岩硬度小、力学强度相对较差、易风化,属于易滑地层,与硬岩形成差异风化,在下伏软岩软化作用下,上部更重硬岩易发生滑动形成滑坡;(4)分析了梯子槽滑坡、新磨村滑坡、照壁山滑坡高位大型滑坡成因模式:倾倒-折断型、拉裂-顺层滑移型、蠕滑-拉裂型。通过以上认识,可以对四川区域的高位滑坡风险防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位滑坡 / 发育分布规律 / 形成机制 / “Y字形”断裂 / 四川省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蒋涛, 崔圣华, 许向宁, 蒙明辉 四川高位滑坡发育特征及典型地质力学模式[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24, 35(02): 1-1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2775KB)

1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