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自然保护区低频泥石流形成条件及活动特征

刘珍, 刘润中, 李自强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 2024, Vol. 35 ›› Issue (04) : 16 -21+30.

PDF (16400KB)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 2024, Vol. 35 ›› Issue (04) : 16 -21+30.

滇西北自然保护区低频泥石流形成条件及活动特征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6793K)

摘要

2023年8月15日,滇西北维西县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响古箐暴发大型低频泥石流,造成了响古箐下游主沟腊普河局部堵塞、景区淤埋、农田被淹及基础设施破坏等重大损失。基于响古箐泥石流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深入调查、访问,强降雨是泥石流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沟谷纵坡降大,为水源汇集、物源启动提供了有利条件。而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高、腐植层厚,造就了特殊的沟床堆积物启动、沟岸垮塌模式、冲出物源构成及堵溃成灾模式。低频泥石流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危害大的特点,滇西北自然保护区具备类似自然地理条件、地质环境条件的沟域,应作为低频泥石流灾害的重点调查识别对象。

关键词

低频泥石流 / 林木腐朽 / 物源特征 / 自然保护区 / 滇西北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珍, 刘润中, 李自强 滇西北自然保护区低频泥石流形成条件及活动特征[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24, 35(04): 16-21+3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400KB)

1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