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与实验验证揭示槲皮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潜在分子机制

冯敏超, 罗芳, 谢胜, 陈祖民, 谭瑾轩, 李凯, 陈国忠, 王道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03) : 203 -214.

PDF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03) : 203 -214. DOI: 10.13210/j.cnki.jhmu.20230928.002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与实验验证揭示槲皮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潜在分子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索槲皮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oe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BATMAN-TCM数据库获得槲皮素的潜在靶点,以“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作为关键词检索GeneCards数据库,得到IBS-D的相关靶点,将槲皮素与IBS-D的靶点取交集。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PPI网络。交集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途径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观察槲皮素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IBS-D大鼠模型,给予槲皮素进行干预,通过HE染色、ELISA检测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TP53,TNF-α,AKT1,VEGF-A,IL-6因子和MAPK、PI3K-Akt信号通路作为槲皮素治疗IBS-D的核心靶点和通路;动物实验结果发现,槲皮素能抑制TP53,TNF-α,AKT1,VEGF-A,IL-1β和IL-6的分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IBS-D。结论:槲皮素可能下调TP53,TNF-α,AKT1,VEGF-A,IL-1β和IL-6的表达保护结肠组织,从而治疗IBS-D。

关键词

槲皮素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 网络药理学 / 分子对接 / 炎症反应 / 作用机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冯敏超, 罗芳, 谢胜, 陈祖民, 谭瑾轩, 李凯, 陈国忠, 王道刚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与实验验证揭示槲皮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潜在分子机制[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4, 30(03): 203-214 DOI:10.13210/j.cnki.jhmu.20230928.002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