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宁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合并抑郁大鼠BDNF/Trk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

吕李飞, 朱婷婷, 陈琛, 沈子涣, 丁帆, 王玉玲, 焦林珂, 路迎冬, 崔向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11) : 824 -832.

PDF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11) : 824 -832. DOI: 10.13210/j.cnki.jhmu.20240412.001

温胆宁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合并抑郁大鼠BDNF/Trk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本研究观察温胆宁心颗粒(WDNX)对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大鼠BDNF/Trk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和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方法制备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模型大鼠,给予WDNX干预28 d后,经胸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变化;根据糖水偏好和旷场实验评估大鼠抑郁状态;采用苏木素-伊红和尼氏染色观察心肌、脑组织病理变化及神经元损伤;最后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BDNF/TrkB/PI3K/Akt通路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可见大量纤维水肿,胞质疏松,组织边缘可见心肌纤维溶解,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脑组织有明显弥散型损伤,间质肿胀,炎症细胞聚集,形态不规则;尼氏染色观察,模型组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形态不规则,排列松散紊乱,细胞间隙增大,还导致尼氏体形态的固缩,出现病理改变;模型大鼠糖水偏好度、中央区活动时间和中央穿越次数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WDNX组LVEF、LVFS显著升高(P<0.01),心肌纤维水肿、胞质疏松、炎症浸润、细胞空洞变性及纤维溶解程度均有改善,脑组织神经元形态较为规则,排列较整齐紧密,神经元数量相对增多,还可恢复尼氏体形态;WDNX组大鼠糖水偏好度、中央区活动时间和中央穿越次数明显增加(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和脑组织(海马、皮层和下丘脑)BDN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心肌TrkB、PI3K和Akt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WDNX组心肌和脑组织(海马、皮层和下丘脑)BDN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心肌TrkB、PI3K和Akt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BDNF、TrkB、PI3K和Akt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WDNX组心肌BDNF、TrkB、PI3K和Akt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温胆宁心颗粒能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合并抑郁大鼠的心肌损伤和抑郁行为,这可能与BDNF/TrkB/PI3K/Akt通路的激活相关。

关键词

温胆宁心颗粒 / 心肌梗死 / 抑郁症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大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吕李飞, 朱婷婷, 陈琛, 沈子涣, 丁帆, 王玉玲, 焦林珂, 路迎冬, 崔向宁 温胆宁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合并抑郁大鼠BDNF/Trk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4, 30(11): 824-832 DOI:10.13210/j.cnki.jhmu.20240412.00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