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温脾消导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机制

高松林, 韦柳婷, 覃雁, 黄萱, 谢兰芳, 毕若娴, 梁馨允, 梁菲, 黄贵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18) : 1403 -1413.

PDF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18) : 1403 -1413. DOI: 10.13210/j.cnki.jhmu.20240429.002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温脾消导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并通过实验验证研究温脾消导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SIRT1-FoxO1-自噬通路的改变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BATMAN-TCM、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温脾消导方治疗NAFLD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通过R4.2.2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2周建立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用温脾消导方低(7.43 g/kg)、中(14.85g/kg)、高(29.70 g/kg)剂量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干预8周。采用HE染色、油红O染色、Western Blot等方法进行动物体内药效验证和机制探讨。结果: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表明,温脾消导方可能通过槲皮素、甲基庚烯酮、木犀草素和山奈酚等关键成分和STAT3、JUN、MYC、ESR1等核心靶点治疗NAFLD;KEGG富集分析显示温脾消导方可能通过调控AGE-RAGE、IL-17、FoxO和TNF信号通路等治疗NAFLD。动物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温脾消导方低、中、高剂量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能够减轻NAFLD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脂滴积累程度,显著降低血清中TC、TG、LDL-C、AST和ALT的含量(P<0.05),升高HDL-C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肝脏中Ac-FoxO1、p62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升高FoxO1、LC3Ⅱ/LC3Ⅰ、SIRT1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温脾消导方能够显著改善NAFLD大鼠肝功能、血脂水平和肝脏脂肪变性,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FoxO1-自噬通路有关。

关键词

温脾消导方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 SIRT1-FoxO1-自噬通路 / 作用机制 / 网络药理学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高松林, 韦柳婷, 覃雁, 黄萱, 谢兰芳, 毕若娴, 梁馨允, 梁菲, 黄贵华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温脾消导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机制[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4, 30(18): 1403-1413 DOI:10.13210/j.cnki.jhmu.20240429.002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