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黄生、熟的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药效差异研究

张琳, 王献, 张文龙, 裴海鹏, 任天爱, 谢毅强, 李凯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15) : 1121 -1128.

PDF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15) : 1121 -1128. DOI: 10.13210/j.cnki.jhmu.20240429.004

基于地黄生、熟的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药效差异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地黄生、熟的肾气丸对DKD模型小鼠的药效差异及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8只SPF级6~8周龄雄性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另选取24只SPF级6~8周龄雄性db/db小鼠按测定血糖随机分组为:模型对照组(Model组)、肾气丸生地黄组(S-L组)与肾气丸熟地黄组(S-R组),每组db/db小鼠8只。造模成功后,S-L组与S-R组每日分别灌服含有生、熟地黄的肾气丸水煎液(10.4 g/kg),正常组与模型组每日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连续56 d,检测二者对DKD模型小鼠末次给药24 h后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UP)、微量白蛋白(mAIB)、尿肌酐(Ucr)含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肌酐(S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IL)含量;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I3K、Akt的蛋白含量。结果:与C组相比,Mo组小鼠空腹血糖、GSP、mAIB、Scr、UP、Ucr、TC、TG、LDL-C、ALT、AST、TBIL均增高,HDL-C、Ucr降低,HE染色显示肾小球系膜增生、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多、系膜基质沉积明显,PI3K、Akt蛋白的表达下调。与Mo组比较,S-L组与S-R组在生化指标上较Mo型组均有好转,HE染色显示肾小球病理损伤有所改善,并能上调PI3K、Akt的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对比,S-R组BUN、SCr、UP含量明显更低(P<0.05),AST低于S-L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肾气丸中生、熟地黄均可改善DKD引起的肾功能损伤,而肾气丸熟地黄组在治疗DKD小鼠时药效更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肾组织中PI3K、Akt的表达水平有关。

关键词

生地黄 / 熟地黄 / 肾气丸 / 糖尿病肾病 / 药效研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琳, 王献, 张文龙, 裴海鹏, 任天爱, 谢毅强, 李凯 基于地黄生、熟的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药效差异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4, 30(15): 1121-1128 DOI:10.13210/j.cnki.jhmu.20240429.004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