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陷胸汤对5-氟尿嘧啶介导的小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秦美洁, 叶倩倩, 丁芮, 黄金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19) : 1441 -1450.

PDF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19) : 1441 -1450. DOI: 10.13210/j.cnki.jhmu.20240524.002

小陷胸汤对5-氟尿嘧啶介导的小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究小陷胸汤对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介导的小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0只SPF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陷胸汤低、中、高剂量(8.3、16.6、33.2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5-FU(30 mg/kg, ip, 7 d)诱导肠黏膜损伤小鼠模型。小陷胸汤给药组造模同时按照设定剂量以10 mL·kg-1·d-1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处理7 d。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观察小肠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并测定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H:CD)比值;采用阿利新蓝染色法(AB)测定小肠黏膜杯状细胞数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内毒素(ET)、D-乳酸(D-LA)及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qPCR)检测小肠组织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肠组织IL-6、STAT3及EGFR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腹泻评分、粪便质量、粪便含水量及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P<0.01),小肠黏膜VH:CD比值和杯状细胞数量降低(P<0.01),血清ET和D-LA水平升高,小肠组织DAO水平降低(P<0.05),脾指数和胸腺指数降低(P<0.01),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P<0.05),小肠组织IL-6、STAT3 mRNA表达升高,EGFR mRNA表达降低(P<0.01);小肠组织IL-6、STAT3蛋白表达升高,EGFR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小陷胸汤能够明显改善上述指标(P<0.05)。结论:小陷胸汤对5-FU介导的肠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小陷胸汤激活EGFR信号转导,下调IL-6/STAT3信号通路,减轻5-FU诱导的肠黏膜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有关。

关键词

小陷胸汤 / 5-氟尿嘧啶(5-FU) / 肠黏膜损伤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 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秦美洁, 叶倩倩, 丁芮, 黄金玲 小陷胸汤对5-氟尿嘧啶介导的小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4, 30(19): 1441-1450 DOI:10.13210/j.cnki.jhmu.20240524.002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