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俞穴位埋线联合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能量代谢影响的研究

邰萱, 黄小楼, 韦雪兰, 穆泉洁, 杨珣, 张婷, 吴高鑫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19) : 1451 -1458.

PDF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19) : 1451 -1458. DOI: 10.13210/j.cnki.jhmu.20240527.002

心俞穴位埋线联合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能量代谢影响的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观察心俞穴位埋线联合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经典左前降支冠脉结扎术建立MI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埋线组、西药组、联合组,假手术组单开胸不结扎。术后第2天开始干预,并于术后7 d、28 d两个时间点观察。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生化检测测定心肌组织ATP含量和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AMPK、GLUT4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7 d、28 d的模型组心肌细胞肿胀、排列紊乱并可见明显点状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血清FFA浓度增大、心肌ATP含量和AMPK、GLUT4蛋白表达降低(P<0.05)。术后7 d和28 d时,与模型组比较,3个治疗组的心肌细胞形态、排列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血清FFA浓度均不同程度减小、心肌ATP含量和AMPK、GLUT4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增加(P<0.05),其中联合组疗效比埋线组和西药组更明显(P<0.05)。与术后7 d的各治疗组比较,术后28 d各治疗组心肌ATP含量和AMPK、GLUT4蛋白表达均增大(均P<0.05),其中联合组的改善效应最明显(P<0.05)。结论:心俞穴位埋线联合曲美他嗪可进一步发挥对MI后心肌的保护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肌组织AMPK和GLUT4蛋白的表达,可降低血清FFA浓度和增加心肌ATP含量来改善MI后心肌能量代谢紊乱,进而改善心肌细胞肥大,促进心肌损伤修复。

关键词

心俞穴位埋线 / 曲美他嗪 / 联合应用 / 心肌梗死 / 能量代谢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邰萱, 黄小楼, 韦雪兰, 穆泉洁, 杨珣, 张婷, 吴高鑫 心俞穴位埋线联合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能量代谢影响的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4, 30(19): 1451-1458 DOI:10.13210/j.cnki.jhmu.20240527.002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