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丹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治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郭闫闫, 赵明芬, 侯晓叶, 袁茜茜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24) : 1876 -1886.

PDF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24, Vol. 30 ›› Issue (24) : 1876 -1886. DOI: 10.13210/j.cnki.jhmu.20240903.001

天香丹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治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免疫浸润分析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心肌缺血损伤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揭示天香丹治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是否与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筛选“天香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能量代谢”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分析其相关性。对线粒体能量代谢DEGs进行基因富集分析,通过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潜在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关键(Hub)基因。通过数据集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打分,评估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并对关键基因分别进行免疫浸润分析及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而后,为研究线粒体能量代谢DEGs和高风险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开展线粒体能量代谢DEGs与风险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重要成分和关键分子靶点间的相互作用。最后,采用动物实验再次验证关键基因GNAI2、Mfn2是否是天香丹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治疗心肌缺血损伤的关键分子靶点。结果:经筛选共得到“天香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能量代谢”差异表达基因24个,相关性分析发现关键基因间表现出较强的协同作用。基因富集结果发现关键基因间具有相互调控、调节免疫作用和介导多条信号通路的作用。通过PPI网络筛选得到与心肌缺血损伤潜在线粒体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10个Hub基因,并且这些关键基因在免疫浸润分析及GSEA富集分析中均显示出与免疫过程和炎症反应间的较强相关性。最后,关键基因的风险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验证了上述基因对心肌缺血损伤疾病的临床预测效能。结论:天香丹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可能与GNAI2、Mfn2等关键分子靶点及其介导的TNF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和免疫调节机制密切相关。

关键词

天香丹 / 心肌缺血损伤 / 线粒体能量代谢 / 机制研究 / 实验验证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郭闫闫, 赵明芬, 侯晓叶, 袁茜茜 天香丹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治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4, 30(24): 1876-1886 DOI:10.13210/j.cnki.jhmu.20240903.00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