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C受体(PROCR)在全葡聚糖颗粒(WGP)诱导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成熟中的作用

郝永哲, 段雪含, 丁骏, 戚春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2024, Vol. 40 ›› Issue (09) : 783 -791.

PDF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2024, Vol. 40 ›› Issue (09) : 783 -791. DOI: 10.13423/j.cnki.cjcmi.009829

蛋白C受体(PROCR)在全葡聚糖颗粒(WGP)诱导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成熟中的作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究蛋白C受体(PROCR)在全葡聚糖颗粒(WGP)作用下对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成熟过程及其免疫相关功能的调控效应。方法 从NCBI的基因表达数据集(GEO)数据库中下载GSE2197数据集,随后通过深入分析该数据集的芯片数据,识别并获得了差异表达基因(DEG)。从免疫学数据库和分析门户网站(IMMPORT)数据库中下载并整理与免疫功能相关的基因,与DEG取交集得到免疫相关的差异基因。通过运用专门的R包等生物信息学算法,成功识别了关键基因并解析了相关的信号通路。实时定量PCR检测BMDC经WGP刺激前后的差异基因。在体外实验中,从小鼠的胫骨和腓骨中抽取骨髓,并利用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诱导这些骨髓细胞分化成BMDC。经过诱导后,对这些BMDC进行转染处理,并随后使用WGP进行刺激。为了评估BMDC的免疫表型,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细胞表面分子CD40、CD80、CD8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Ⅱ(MHC-Ⅰ/Ⅱ)以及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此外,为了探究BMDC的免疫调节功能,利用ELISA技术检测了BMDC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p40(IL-12p40)、IL-6、IL-10的分泌含量。在T细胞实验中,我们利用OT-Ⅰ和OT-Ⅱ小鼠的淋巴结和脾脏,通过磁珠分选试剂盒成功分离出CD8+和CD4+ T细胞。随后,我们将这些T细胞与特异性抗原卵清蛋白(OVA)以及之前制备的BMDC进行共培养。最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情况,以评估BMDC在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中的作用。结果 经过分析WGP诱导的与CpG(GSE2197)刺激的BMDC的差异基因,与IMMPORT数据库中的免疫基因取交集,筛选到PROCR基因。数据显示敲低PROCR基因后,经WGP激发的BMDC的表面分子MHC-Ⅰ明显降低,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显著增多;其驱使CD8+T细胞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能力明显减弱。结论 在WGP诱导BMDC成熟的过程中,PROCR对MHC-Ⅰ的表达以及IL-10的分泌具有调控作用,进而调节BMDC诱导CD8+IFN-γ+T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功能。

关键词

全葡聚糖颗粒 / 树突状细胞 / 免疫功能 / PROCR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郝永哲, 段雪含, 丁骏, 戚春建 蛋白C受体(PROCR)在全葡聚糖颗粒(WGP)诱导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成熟中的作用[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24, 40(09): 783-791 DOI:10.13423/j.cnki.cjcmi.009829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