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放散试验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验证中的应用分析

李丹, 杜娟, 杨世明, 富文达, 安宁, 杨琳, 焦琴, 陈扬, 杨龙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2024, Vol. 40 ›› Issue (10) : 901 -908.

PDF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2024, Vol. 40 ›› Issue (10) : 901 -908. DOI: 10.13423/j.cnki.cjcmi.009842

吸收放散试验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验证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吸收放散试验在患者血清中存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验证试验中的应用价值,为建立适合患者血清中存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鉴定方法和临床输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患者抗凝或不抗凝血标本,离心分离血清和红细胞,取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6次,在45~56℃进行热放散或酸试剂放散,用该红细胞在微柱凝胶法(MGT)或盐水试管法(NS)进行ABO、 Rh血型鉴定和自身抗体吸收试验。采用MGT或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对吸收自身抗体后的患者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吸取适量吸收后的患者红细胞进行酸试剂放散,放散液用于抗体特异性验证试验。结果 在10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39~83岁。A型5例、 B型1例、 O型2例、 AB型2例,ccdEe表型2例;Ccdee表型2例;CCDee, Lea-表型1例;CcDEe, P2, Fyb-表型1例;CcDEe,Jkb-, Fyb-表型1例;ccDEE表型2例;CcDee表型1例。抗体特异性鉴定确认为抗D、抗C混合抗体2例,抗D、抗E混合抗体2例,抗Lea、抗E及抗c混合抗体1例,抗P1、抗Fyb混合抗体1例,抗Jkb、抗Fyb混合抗体1例,抗C、抗e混合抗体2例,抗E抗体伴高效价冷凝集素1例。IgG型抗体8例,IgM型+IgG型抗体2例。血清抗体凝集强度为弱于1+(1+w)~2+w,抗体效价为1∶2~1∶16,放散液抗体凝集强度强于1+(1+s)~3+。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阴性5例,DAT阳性5例。10例患者中6例有输血史,4例既有输血史又有妊娠史。结论 在谱细胞进行抗体鉴定凝集强度<2+、凝集强度存在强弱差异或出现全凝集现象时,采用吸收放散试验在验证血清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的同时,反应强度增强,也能够检测到常规方法中漏检的抗体,提高了混合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的准确性,为患者筛查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进行输注,以保证临床输血治疗安全有效。

关键词

混合不规则抗体 / 吸收放散试验 / 抗体特异性验证 / 交叉配血 / 抗球蛋白试验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丹, 杜娟, 杨世明, 富文达, 安宁, 杨琳, 焦琴, 陈扬, 杨龙飞 吸收放散试验在混合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验证中的应用分析[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24, 40(10): 901-908 DOI:10.13423/j.cnki.cjcmi.009842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