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

石喜玲, 刘凌芝, 沈婷, 高艳

实用临床医学 ›› 2024, Vol. 25 ›› Issue (04) : 68 -72.

PDF
实用临床医学 ›› 2024, Vol. 25 ›› Issue (04) : 68 -72. DOI: 10.13764/j.cnki.lcsy.2024.04.018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E组、T组、E+T组及C组,每组40例。E组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T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分娩镇痛,E+T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C组不进行分娩镇痛。比较4组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发生率,镇痛前及宫口开2、4、6 cm和宫口全开时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新生儿出生1、5、10 min后的Apgar评分,镇痛前、宫口开4 cm和宫口开全时血清β-内啡肽水平;比较E+T组与E组的镇痛药物用量。结果 E+T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E组、T组及C组,第一及第二产程显著短于E组、T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镇痛前4组VAS评分及血清β-内啡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宫口开2、4、6cm和宫口全开时E+T组VAS评分显著低于E组、T组及C组,E组及T组显著低于C组,E组显著低于T组,宫口开4cm和宫口开全时E+T组血清β-内啡肽水平显著高于E组、T组及C组,T组显著高于E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新生儿出生1、5、10 min后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T组镇痛药物用量显著少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作用相对更好,且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 连续性硬膜外麻醉 / 初产妇 / 分娩 / 镇痛作用 / 分娩结局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石喜玲, 刘凌芝, 沈婷, 高艳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 2024, 25(04): 68-72 DOI:10.13764/j.cnki.lcsy.2024.04.01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