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基于宫腔镜无痛诊疗患者群体,探讨不同剂量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纳布啡的麻醉方案,对麻醉质量及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行宫腔镜手术患者90例,均以纳布啡为麻醉辅助,以苯磺酸瑞马唑仑6 mg·kg-1·h-1麻醉诱导,根据苯磺酸瑞马唑仑维持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LD组,0.5 mg·kg-1·h-1)、标准剂量组(SD组,1.0 mg·kg-1·h-1)和高剂量组(HD组,1.5 mg·kg-1·h-1)。记录3组麻醉镇静效果,比较3组T0(麻醉前)、T1(麻醉诱导后)、T2(术中SBP值相对最小时)、T3(麻醉苏醒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气管插管前脑电双频指数(BIS)及从诱导开始至BIS值<60的时间,清醒后5 min MMSE评分和MMSE评分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各组麻醉镇静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苯磺酸瑞马唑仑用量、苏醒时间、术中补救镇痛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D组术中苯磺酸瑞马唑仑用量高于LD组,且小于HD组(均P<0.05)。较SD、HD组比较,LD组苏醒时间更短,术中补救镇痛人数更多(均P<0.05)。与T0相比,3组T1、T2 DBP更低(均P<0.05),LD、SD组T1、T2 SBP更低(均P<0.05)。HD组各时间点SBP低于其他2组(均P<0.05)。3组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从诱导开始至BIS值<60的时间比较,SD组短于LD组,长于HD组(均P<0.05);3组清醒后5 min 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SD组高于HD组、低于LD组(均P<0.05);3组MMSE评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MMSE评分恢复时间长于SD组[(26.15±7.62)min vs(17.20±4.92)min,P<0.05]。3组术中体动、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D组不良反应最少(均P<0.05)。结论 在复合同剂量纳布啡麻醉辅助和同剂量苯磺酸瑞马唑仑诱导的条件下,使用苯磺酸瑞马唑仑维持麻醉,宫腔镜手术患者采用1.0 mg·kg-1·h-1的剂量,对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诱导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苯磺酸瑞马唑仑
/
纳布啡
/
宫腔镜手术
/
麻醉效果
/
血流动力学
/
不良反应
Key words
曹碧琪, 夏萍萍
不同剂量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纳布啡在宫腔镜无痛诊疗中的比较[J].
实用临床医学, 2025, 26(02): 54-60 DOI:10.13764/j.cnki.lcsy.2025.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