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怀远运动期不整合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毛丹凤, 何登发, 包洪平, 魏柳斌, 成祥, 苟钧壹, 石婧, 许艳华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 : 119 -131.

PDF (5885KB)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 : 119 -131. DOI: 10.7605/gdlxb.2024.01.004
构造古地理学

鄂尔多斯盆地怀远运动期不整合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作者信息 +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Huaiyuan unconformities in Ordos Basin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6025K)

摘要

加里东早期的怀远运动是早古生代的重要构造运动,它在华北古陆主要表现为区域性不整合。基于野外露头、地质图、钻井与最新的地震资料,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怀远运动期不整合的标志、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 (1)鄂尔多斯盆地怀远运动不整合面附近发育砂砾岩、风化壳, 测井曲线具高声波时差、高伽马、高微量元素(UThK)含量、高钍铀比值及低电阻率、低密度特征,地震响应特征为强相位,表现为不整合面上、下波组振幅强度,频率、连续性存在明显差异,局部可见削截点反射。(2)怀远运动期鄂尔多斯盆地形成平行、低角度削截2种不整合,前者广泛分布于盆地及周缘,后者分布于盆内古隆起附近。(3)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受到怀远运动3幕活动影响,依次表现为: 中寒武世张夏组沉积期盆地东南部最先发生抬升,而后向西北部推进; 晚寒武世三山子组沉积末期,盆内古隆起发育并遭受剥蚀; 晚寒武世末期—奥陶纪马家沟组沉积前, 受全球海平面下降的影响,盆内马家沟组底部的碳同位素呈负漂。上述认识可为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勘探新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毛丹凤, 何登发, 包洪平, 魏柳斌, 成祥, 苟钧壹, 石婧, 许艳华 鄂尔多斯盆地怀远运动期不整合类型及其分布特征*[J]. 古地理学报, 2024, 26(1): 119-131 DOI:10.7605/gdlxb.2024.01.004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885KB)

10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