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地区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形成*

吕雪雁, 曹喆, 刘静静, 杨光庆, 张忠民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 : 28 -44.

PDF (3728KB)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 : 28 -44. DOI: 10.7605/gdlxb.2024.01.006
海外油气地质

北非地区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形成*

作者信息 +

Tectonic evolution and petroliferous basin formation in North Africa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3816K)

摘要

北非地区古生代位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经历古生代冈瓦纳和中新生代特提斯2大裂谷—拗陷—前陆盆地演化旋回,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油气富集区之一。基于公开地质资料和油气勘探数据的综合分析,指出北非地区含油气盆地存在克拉通叠加拗陷、裂谷和被动陆缘3种盆地类型,盆地演化经历冈瓦纳期和特提斯期2大成盆旋回,明确了区域构造演化对含油气盆地类型、盆地结构和生储盖发育规律的控制作用。受全球板块构造演化影响,北非地区经历了5期构造演化阶段: (1)晚元古代—早寒武世基底拼合和裂谷发育阶段; (2)寒武纪—早石炭世克拉通内拗陷发育阶段; (3)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海西造山阶段; (4)晚二叠世—早白垩世裂谷盆地发育阶段; (5)晚白垩世—现今阿尔卑斯造山阶段。以海西造山作用为标志,形成古生代冈瓦纳期成盆旋回和中新生代特提斯期成盆旋回。北非西部盆地演化以古生代冈瓦纳期旋回占主导,在霍加尔地盾周边形成克拉通拗陷叠加盆地; 东部盆地演化以中新生代特提斯旋回占主导,形成中新生代裂谷盆地和被动陆缘盆地。受盆地发育特征控制,西部克拉通拗陷叠加盆地烃源岩以志留系、泥盆系泥岩为主,储集层包括古生界和三叠系,区域盖层为志留系页岩和上三叠统—下侏罗统蒸发岩; 东部裂谷盆地烃源岩以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为主,储集层包括裂谷前古生界和裂谷期中生界、新生界,区域盖层为中新生代裂谷晚期蒸发岩。总的来看,北非地区差异构造演化控制了其含油气盆地形成机制差异和源储盖发育规律。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吕雪雁, 曹喆, 刘静静, 杨光庆, 张忠民 北非地区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形成*[J]. 古地理学报, 2024, 26(1): 28-44 DOI:10.7605/gdlxb.2024.01.00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728KB)

38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