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环境对煤层含气量的控制: 以沁水盆地寿阳地区太原组15#煤为例*

康世龙, 吕玉民, 王存武, 王波, 李卓伦, 张月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2) : 416 -430.

PDF (11677KB)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2) : 416 -430. DOI: 10.7605/gdlxb.2024.02.017
古地理学及矿产资源

沉积环境对煤层含气量的控制: 以沁水盆地寿阳地区太原组15#煤为例*

作者信息 +

Control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n gas contents of coal seams: a case study of No.15 coals bed of the Taiyuan Formation in Shouyang area,Qinshui Basin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1956K)

摘要

煤层性质的差异是影响煤层气富集及高产的重要因素。沉积环境控制了煤层厚度及展布、煤岩煤质特征、有效盖层厚度和岩性组合等,对煤层气富集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本研究根据钻井岩心、录井、测井及前人研究成果,对沁水盆地北部寿阳地区太原组进行了沉积环境及层序地层综合分析,并对15#煤顶、底板系统的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进行精细刻画,总结沉积环境对煤层含气量的控制作用,并进一步划分有利煤储集层沉积相带。寿阳地区太原组下部主要发育浅海陆棚—障壁岛—潟湖沉积体系,上部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太原组沉积时期为1个三级层序尺度的海侵—海退过程,并进一步可划分为6个四级层序(S1S6)。四级层序S1发育潮坪—潟湖—障壁岛沉积体系,各沉积相与15#煤含气量关系由好到差依次为潟湖、潮坪、障壁岛; S2发育障壁岛—潟湖—潮坪—浅海陆棚沉积体系,各沉积相与15#煤含气量关系由好到差依次为潟湖(灰岩厚)、泥质陆棚、碳酸盐岩陆棚、潟湖、潮坪、障壁岛。根据S1S2沉积相与15#煤含气量关系,将15#煤划分为类煤储集层沉积相带,类煤储集层沉积相带分布区是煤层气勘探有利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部; 类煤储集层沉积相带分布区是煤层气勘探较有利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及西部; 类煤储集层沉积相带分布区煤层气勘探前景较差,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西北部及中部。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康世龙, 吕玉民, 王存武, 王波, 李卓伦, 张月 沉积环境对煤层含气量的控制: 以沁水盆地寿阳地区太原组15#煤为例*[J]. 古地理学报, 2024, 26(2): 416-430 DOI:10.7605/gdlxb.2024.02.01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677KB)

6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