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早泥盆世软舌螺的发现及其古生态和古地理意义*

黄烈斌, 刘一龙, 纵瑞文, 高丹霞, 申岑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2) : 387 -400.

PDF (9435KB)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2) : 387 -400. DOI: 10.7605/gdlxb.2024.02.023
生物古地理学及古生态学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早泥盆世软舌螺的发现及其古生态和古地理意义*

作者信息 +

Discovery of the Early Devonian hyoliths in East Junggar,Xinjiang and their palaeoecological and palaeogeographic significances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9660K)

摘要

本文首次系统报道了来自中国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早泥盆世地层中的软舌螺化石,共计33种,分别为: 王氏富蕴螺Fuyunotheca wangi gen. et sp. nov.,施氏纵肋螺Costulatotheca schleigeri Earp,2019和奥氏螺未定种Ottomarites sp.。其中,王氏富蕴螺作为首次发现的新属种,典型特征为横切面呈扁椭圆形至亚三角形,背部膨胀,具有1条贯穿壳体的背中脊,腹部较平至微微凸起,壳体前1/3处具有横向成组的肋,整个壳体装饰着横向比纵向明显的细线。古生态学分析表明,王氏富蕴螺是一类生活在具有一定水动力的、富氧的正常浅海环境中的软舌螺。另外,笔者总结了包括新属种在内的目前所有报道过的整个泥盆纪产出的软舌螺的有效属种(不包括未定种和未定属),共计来自11个国家12个地区的1466种,依据其古地理分布特征,认为泥盆纪的软舌螺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劳俄大陆和冈瓦纳大陆附近,其他地区仅零星出现。此次新疆东准噶尔地区软舌螺化石的发现, 不仅扩大了早泥盆世软舌螺类的古地理分布范围,同时为洲际间的地层对比提供了更多依据。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黄烈斌, 刘一龙, 纵瑞文, 高丹霞, 申岑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早泥盆世软舌螺的发现及其古生态和古地理意义*[J]. 古地理学报, 2024, 26(2): 387-400 DOI:10.7605/gdlxb.2024.02.02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435KB)

7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