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七个泉组物源研究*

易定红, 刘应如, 李积永, 刘俊丰, 奎明清, 陈汾君, 吴颜雄, 张婷静, 李红哲, 倪帅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3) : 644 -654.

PDF (1956KB)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3) : 644 -654. DOI: 10.7605/gdlxb.2024.02.027
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七个泉组物源研究*

作者信息 +

Provenance features of the Quaternary Qigequan Formation in Sanhu area, Qaidam Basin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002K)

摘要

为了深入评价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地区第四系七个泉组天然气勘探潜力以及预测有利岩性气藏勘探区带和目标,文中通过重矿物组合、ZTR指数、重矿物稳定系数以及砂岩碎屑组分等参数,系统分析了该地区七个泉组的物源组成,确定物源方向并恢复母岩类型。研究表明: (1)七个泉组沉积时期,三湖地区重矿物稳定系数和ZTR指数均由柴达木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央方向增大,大致呈环带状展布,不同物源区主要重矿物组合差异显著,不稳定重矿物含量变化明显。(2)格尔木物源主要流动方向为北偏西方向,向北影响涩北地区的南部; 乌图美仁物源规模小于格尔木物源,主要流动方向为北东方向,向北东影响台南地区的西南部和涩南3井区。(3)锡铁山—埃姆尼克山物源和绿梁山物源规模均较小,其中前者影响范围向南达察尔汗地区,而后者向南影响伊克雅乌汝北部和驼峰山地区。(4)台南—涩北地区主要为乌图美仁物源和格尔木物源的共同影响区。该研究首次明确了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物源由乌图美仁物源和格尔木物源组成的昆仑山缓坡物源体系、由锡铁山—埃姆尼克山物源和绿梁山物源组成的祁连山陡坡物源体系以及盆地内部台南—涩北地区混合物源体系组成,可为该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指导作用。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易定红, 刘应如, 李积永, 刘俊丰, 奎明清, 陈汾君, 吴颜雄, 张婷静, 李红哲, 倪帅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七个泉组物源研究*[J]. 古地理学报, 2024, 26(3): 644-654 DOI:10.7605/gdlxb.2024.02.02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956KB)

9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