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台风灾害的时空特征*

杨雨锟, 毕硕本, 邱湘开, 李士毫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2) : 446 -459.

PDF (2922KB)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2) : 446 -459. DOI: 10.7605/gdlxb.2024.02.035
第四纪及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学

明清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台风灾害的时空特征*

作者信息 +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yphoon disasters in China’s coastal areas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991K)

摘要

延长器测时代之前的台风序列,可为更长时间尺度的气候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基于历史文献,分区域重建了13681911年影响中国沿海地区的台风活动共1447次,借助小波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使用降水、干湿等序列对重建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1)明清时期华北、华东、华南入境台风总数分别为157596853次,影响华北沿海的台风大多也会影响华东沿海,而同次台风入境华东与华南沿海的情况则较少。(2)重建台风与现代造成8级及以上风的热带气旋的阴历月际分布特征大致相似,华北沿海台风高发期为67月份,华东为68月份、华南为59月份。(3)在15701590年、1660年代、1850年代、1890年代沿海各地区的台风活动均十分频繁,而在1460年代、1560年代、1700年代、1760年代、1780年代则相对平静。(4)128 a周期尺度下的小波分析显示,明清时期华北沿海台风活动的第一、第二、第三主周期分别123 yr86 yr10 yr,华东沿海为122 yr85 yr42 yr,华南沿海为73 yr116 yr40 yr,明清时期整个中国沿海地区为122 yr75 yr42 yr。(5)明清时期台风灾害集中分布于临海的平原地带,且呈现出由南向北、由临海地区向内陆显著减弱的趋势,华北沿海台风灾害主要分布于胶东、辽东半岛、渤海湾沿岸,除临海地区外海河平原东南部地区台风灾害也相对明显。(6)明清时期沿海各区域台风序列与其相对应区域的降水序列均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杨雨锟, 毕硕本, 邱湘开, 李士毫 明清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台风灾害的时空特征*[J]. 古地理学报, 2024, 26(2): 446-459 DOI:10.7605/gdlxb.2024.02.03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922KB)

3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