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东海内陆架悬浮重矿物组成与颗粒特征*

刘梦佳, 黄湘通, 连尔刚, 胡忠亚, 岳伟, 王中波, 杨守业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2) : 431 -445.

PDF (2867KB)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2) : 431 -445. DOI: 10.7605/gdlxb.2024.02.039
第四纪及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学

长江口—东海内陆架悬浮重矿物组成与颗粒特征*

作者信息 +

Composition and particle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ded heavy minerals in 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East China Sea inner continental shelf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934K)

摘要

沉积物重矿物矿物组成和颗粒大小对揭示沉积物源和水动力分选过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然而,受研究手段的制约,对于长江细粒沉积的重矿物组成和物源、水动力分选之间关系的探究还尚属空白。本研究利用自动定量矿物分析系统(TIMA)对长江口—东海内陆架不同水层悬浮物的重矿物组成和颗粒大小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电子探针分析对细粒级重矿物自动识别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长江口悬浮物中特征重矿物组合为角闪石—绿帘石—铁质金属矿物,与长江下游沉积物特征重矿物组合一致。长江口悬浮物与长江下游沉积物的重矿物组成具有极好的相关性,指示其来源与长江有关。而长江口外悬浮物中赤/磁铁矿相对富集,可能是强潮作用导致的中等密度重矿物再搬运和扩散的结果。值得关注的是,在舟山群岛附近站位悬浮物样品中发现了铬铁矿的异常富集,推测与海区人类生产活动有关。长江口悬浮重矿物颗粒绝大部分为粗粉砂—极细砂,富集在悬浮物中的较粗粒级(Ф<D0.5)中,主要由径流携带搬运。不同水层悬浮物中不同类型重矿物的粒径无明显差异,受沉降差异的影响小。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梦佳, 黄湘通, 连尔刚, 胡忠亚, 岳伟, 王中波, 杨守业 长江口—东海内陆架悬浮重矿物组成与颗粒特征*[J]. 古地理学报, 2024, 26(2): 431-445 DOI:10.7605/gdlxb.2024.02.039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867KB)

13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