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2020年中国东北地区极端洪涝事件重建及驱动机制分析*

于翔宇, 杨煜达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3) : 753 -762.

PDF (2931KB)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3) : 753 -762. DOI: 10.7605/gdlxb.2024.03.029
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学

1750—2020年中国东北地区极端洪涝事件重建及驱动机制分析*

作者信息 +

Reconstruction and driving mechanism analysis of extreme flood events in Northeast China in 1750-2020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3001K)

摘要

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与归因是气候变化研究的重点领域。利用历史文献记载和现代降水数据识别了公元1750—2020年中国东北地区发生概率10%的极端洪涝事件,并分析了其发生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 (1)1750—2020年共识别出东北极端洪涝事件29年(次),显示出波动变化的特征,1871—1930年是过去270年间东北极端洪涝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段; (2)中国和东北地区的增温显著增大了东北极端洪涝的发生频率; (3)多百年尺度上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引起的季风雨带异常是导致东北极端洪涝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东亚夏季风偏强、雨带位置偏北的时段,极端洪涝事件的发生概率会显著上升; (4)在多百年尺度上,印太暖池和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通过影响东亚夏季风的位置和水汽输送,引发东北极端洪涝事件的发生。其中,La Niña事件发生时的水汽输送正异常对于极端洪涝的发生至关重要,也是东北极端洪涝事件可靠的预报因子。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于翔宇, 杨煜达 1750—2020年中国东北地区极端洪涝事件重建及驱动机制分析*[J]. 古地理学报, 2024, 26(3): 753-762 DOI:10.7605/gdlxb.2024.03.029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931KB)

19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