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手十四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偏瘫手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淼, 肖文迅, 刘璐, 陈鹏, 王少松, 付渊博, 游伟, 吕天丽, 魏嘉, 李斗, 孙敬青, 李彬, 刘慧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1) : 65 -69.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1) : 65 -69.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1.013

针刺“手十四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偏瘫手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观察“手十四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偏瘫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6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手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患手背侧五指掌指关节、近侧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的伸肌远端肌腱附近进行针刺,7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分、改良Fugl-meyer评分及手关节活动度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P<0.05);两组Ashworth痉挛评定等级在治疗后均有降低(P<0.01),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数据在治疗后均有增加(P<0.01),且研究组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提升(P<0.01),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手关节活动度TAM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针刺加用“手十四针”可更有效改善中风后手的运动功能,缓解手痉挛性瘫的状态,恢复手精细运动协调能力,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安全并且有效的局部针刺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风 / 脑卒中 / 手痉挛性瘫 / 针灸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淼, 肖文迅, 刘璐, 陈鹏, 王少松, 付渊博, 游伟, 吕天丽, 魏嘉, 李斗, 孙敬青, 李彬, 刘慧林 针刺“手十四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偏瘫手的临床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11): 65-69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1.01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