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伏毒”理论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发生机制和防治思路

李彦宇, 潘曌曌, 孙丽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1) : 75 -78.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1) : 75 -78.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1.015

基于“伏毒”理论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发生机制和防治思路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难治性肺炎是儿科临床中的疑难性疾病及热点研究疾病,目前的临床诊疗体系尚不完备,常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该文通过对“伏毒”理论进行系统性梳理,归结出伏毒乃毒邪藏匿体内作祟,具有伏而不觉、发时始显的特点,且可与多种病理产物相互胶结成为新的致病因素,致使儿童难治性肺炎症状繁杂,缠绵难治。并基于“伏毒”理论拓展,阐明本病“正虚毒伏,其虚在肺肾”的中医发病机制,指出伏毒是导致其反复发作、难以速去的关键。同时总结各时期以毒邪为主的不同特点的病理变化表现,由此归纳提出“前驱期理气化痰,使痰毒有所出;急性期清热化瘀兼以补益肺肾,化瘀毒于无形,祛毒邪外出;恢复期佽助正气,防病反复”的分期治疗概要,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进而开拓临床诊疗小儿难治性肺炎的思路。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 / 儿童 / 伏毒 / 发生机制 / 防治思路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彦宇, 潘曌曌, 孙丽平 基于“伏毒”理论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发生机制和防治思路[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11): 75-78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1.01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