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6S rDNA探讨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兔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

胡哲, 王树东, 董宝强, 林星星, 马俊杰, 王列, 于嘉祥, 闫蓉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1) : 89 -95.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1) : 89 -95.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1.018

基于16S rDNA探讨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兔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基于16S rDNA技术,探讨电针干预膝骨关节炎兔模型对其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氨糖组、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膝骨关节炎兔模型,氨糖组按60 kg比例换算灌服20 mg/kg盐酸氨基葡萄糖,每日1次,连续4周;电针组取“血海”“阴陵泉”“犊鼻”进行干预,每周5次,每次20 min,连续4周。干预结束后,收集各组兔粪便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16S rDNA技术对兔肠道菌群进行物种差异性分析。结果 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Faith_pd指数降低,Shannon指数、Goods_coverage指数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氨糖组、电针组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均升高(P<0.05)。Beta多样性分析中,PCoA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内样本相对聚集,各组间样本距离较远,UPGMA聚类分析显示样本间的分枝长度短,样本相似。物种组成分析中,在门和属水平菌群丰富度比较中,与模型组相比,氨糖组、电针组部分有益菌丰度上升,部分条件致病菌丰度下降(P<0.05)。结论 电针可以通过影响膝骨关节炎兔模型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缓解膝骨关节炎,其作用可能与“肠-关节”轴之间存在的双向影响有关,但电针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 电针 / 肠道菌群 / “肠-关节”轴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胡哲, 王树东, 董宝强, 林星星, 马俊杰, 王列, 于嘉祥, 闫蓉蓉 基于16S rDNA探讨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兔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11): 89-95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1.01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