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相关临床研究

魏港, 姜洪宇, 陈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1) : 95 -99.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1) : 95 -99.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1.019

针刺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相关临床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慢性创面愈合是困扰临床的一个重要难题,其难愈合性及易感染性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皮肤微源性电场是引导皮肤表皮细胞定向迁移、促进愈合的主要生物学信号,电场发生异常或衰竭是导致创面难愈的重要方面。该文通过探究中医针刺手段调控微电场对慢性创面愈合相关细胞的影响,发现针刺治疗能够调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和MAPK/ERK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干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调控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及炎症进程,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数量,促进血管生成和胶原蛋白合成,能够有效改善皮肤慢性创面状态,促进慢性创面愈合。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针刺促进创面愈合的内源性机制,更加关注针刺疗效与针刺穴位及针刺方式的量效关系、针刺调控菌群及神经-内分泌-免疫与创面愈合关系。

关键词

慢性创面 / 针刺 / 微源性电场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魏港, 姜洪宇, 陈萌 针刺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相关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11): 95-99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1.019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