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川芎药对改善血管性痴呆机制研究进展

严强东, 彭蓓, 马岱朝, 刘家喜, 张慧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1) : 153 -157.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1) : 153 -157.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1.030

石菖蒲-川芎药对改善血管性痴呆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于各种脑血管损害引起的一种智能和认知障碍综合征。与胆碱能系统障碍、突触改变、氧化应激、炎性反应机制和兴奋性神经毒性密切相关。中医属“痴呆”“呆病”“善忘”等范畴,基本病机为髓减脑消,神机失用。石菖蒲-川芎药对主要含苯丙素类、萜类等挥发油成分和苯酞及其二聚体、生物碱、有机酸酚、多糖以及脑苷脂和神经酰胺等类化合物。具有开窍醒神、活血行气之功效。多项研究表明,石菖蒲-川芎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可通过调节与VD相关的多个信号转导通路改善VD,延缓其进展。文章基于VD本虚标实的病机,以脏腑虚损、气血不足为本,痰、瘀、热毒为标,从改善学习记忆、抗炎、抗凝、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方面探讨石菖蒲-川芎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在改善VD中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总结、分析、阐述其作用机制,得出石菖蒲-川芎药对及其有效组分主要通过调控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一氧化氮(NO)、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Wnt7a蛋白、自噬基因Beclin-1、核转录因子-κB(NF-κB)、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脑内皮素(ET)、神经肽Y(NPY)、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凝血因子Ⅹa、血栓调节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乙酰胆碱脂酶(AChE)、乙酰胆碱(Ach)等途径,调控脑组织蛋白质的表达及自噬紊乱,抑制血栓形成、免疫炎症及氧化应激,保护血管内皮,进而改善VD,以期为石菖蒲-川芎药对在VD中的研究提供借鉴,挖掘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VD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依据。

关键词

石菖蒲 / 川芎 / 血管性痴呆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严强东, 彭蓓, 马岱朝, 刘家喜, 张慧 石菖蒲-川芎药对改善血管性痴呆机制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11): 153-157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1.030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