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阳虚质红外热成像数学量化模型及其再验证研究

周娅妮, 周晓玲, 陈淋, 庞婷婷, 刘静, 张丹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1) : 202 -206.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1) : 202 -206.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1.039

探讨阳虚质红外热成像数学量化模型及其再验证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阳虚质的红外热成像数学量化模型及其验证研究。方法 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选取符合平和质、阳虚质辨识标准的柳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门诊及体检科就诊人群300例,其中平和质组150例,阳虚质组150例,比较两组人群相应观察区域的红外皮温特征及热值数据,得出阳虚质的红外热成像数学量化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诊断价值,另外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的人群200例,通过三盲法对上述人群根据《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体质再辨识和红外热成像数学量化模型的体质再判定,两组数据采用阳虚质构成比进行检验。结果 两组上焦区域Δ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督脉、任脉区域ΔT比较,阳虚质组明显高于平和质组(P<0.05)。两组的双肾、中脘区域ΔT比较,阳虚质组明显高于平和质组(P<0.05)。对比200例受试者的研究结果,两种研究方法得出的体质结果一致的有126例,结果相符率为63%,其中,经《中医体质量表》辨识为阳虚质的61例,非阳虚质65例;经阳虚质的红外热成像数学量化模型辨识为阳虚质的为59例,非阳虚质67例;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阳虚质红外热成像的数学量化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阳虚质的简便、快捷、客观的辨识方法。

关键词

阳虚质 / 红外热成像技术 / 中医体质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周娅妮, 周晓玲, 陈淋, 庞婷婷, 刘静, 张丹璇 探讨阳虚质红外热成像数学量化模型及其再验证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11): 202-206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1.039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