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调和针刺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影响研究

林文飞, 许磊, 王超, 王轩, 殷继超, 刘诗若, 樊旭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2) : 72 -76.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2) : 72 -76.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2.013

肝气调和针刺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影响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肝气调和针刺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取穴L2~L5夹脊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肝气调和选穴处方。各组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共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量表(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评分、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疼痛灾难指数(pain catastrophizing scale,PCS)评分及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RMDQ评分、SAS评分、SDS评分、PC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COR、β-EP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RMDQ评分、SAS评分、SDS评分、PC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气调和针刺法在改善CNLBP患者疼痛的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且远期疗效较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 肝主筋 / 针刺 / 皮质醇 / β-内啡肽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林文飞, 许磊, 王超, 王轩, 殷继超, 刘诗若, 樊旭 肝气调和针刺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影响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12): 72-76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2.01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