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调控铁死亡改善脊髓损伤潜在作用机制探讨

胡董健, 焦召华, 徐家淳, 任月乔, 冯奕钧, 张胤弢, 李岩, 周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2) : 130 -134.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2) : 130 -134.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2.025

针刺调控铁死亡改善脊髓损伤潜在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表现为损伤脊髓节段以下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减弱或缺失,致残、致死率高且预后差,对患者及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针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康复仍是世界性的临床难题。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为铁离子及脂氧合酶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物积累所致,具有特征性的线粒体形态学变化。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存在神经元铁死亡的发生,抑制神经元铁死亡可以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针刺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已有多项研究证明针刺可以提高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活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降低铁离子、膜脂质过氧化关键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等含量,均可佐证针刺可能参与调控铁死亡的过程,并可参与调节多个铁死亡关键靶点,如p53、C/EBP同源蛋白(CHOP)、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花生四烯酸脂氧化酶(ALOX)等,以上均为针刺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针刺 / 脊髓损伤 / 铁死亡 / 理论探讨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胡董健, 焦召华, 徐家淳, 任月乔, 冯奕钧, 张胤弢, 李岩, 周震 针刺调控铁死亡改善脊髓损伤潜在作用机制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12): 130-134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2.02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