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G探析针刺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肝脾不和型原发性失眠临床疗效

吕少辉, 王彦华, 陈昺伃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2) : 198 -202.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12) : 198 -202.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2.038

基于PSG探析针刺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肝脾不和型原发性失眠临床疗效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探析针刺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肝脾不和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6例肝脾不和型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耳穴压豆组、联合组,每组各72例。针刺组选神门、安眠、百会等穴针刺,耳穴压豆组选心、交感、神门、皮质下等耳穴压豆,联合组为针刺及耳穴压豆方法联合使用。4周后,观察3组治疗前后在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联合组优于针刺组和耳穴压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患者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优于针刺组和耳穴压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改善优于针刺组和耳穴压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3组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结果中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RL)及N1、N3期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联合组明显优于针刺组和耳穴压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针刺组总有效率77.78%(56/72),耳穴压豆组总有效率79.17%(57/72),联合组总有效率95.83%(69/72),联合组分别与针刺组、耳穴压豆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耳穴压豆能显著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同时又能改善患者肝脾不和的临床症状,为临床治疗肝脾不和型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提供客观、可量化依据。

关键词

针刺 / 耳穴压豆 / 肝脾不和 / 原发性失眠 / 多导睡眠监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吕少辉, 王彦华, 陈昺伃 基于PSG探析针刺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肝脾不和型原发性失眠临床疗效[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12): 198-202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12.03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