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肝毒性及配伍减毒机制研究进展

杨宇婷, 陈亮亮, 杨娟娟, 高峰, 罗定强, 邹俊波, 杨彦平, 孟大利, 卫培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1) : 84 -90.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1) : 84 -90.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1.015

补骨脂肝毒性及配伍减毒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补骨脂是豆科补骨脂属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inn.)的干燥成熟果实,有补肾壮阳、固精缩尿、纳气平喘、温脾止泻、消风祛斑的作用。但不当的应用会造成一定不良反应,其中肝毒性是最主要的毒性反应之一。补骨脂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其中包括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以及补骨脂酚等多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不仅是有效成分,同时也是导致肝脏损伤的主要原因,其毒性机制与胆汁淤积、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诱发肝脏脂变、破坏脂质代谢稳态等有关。配伍减毒为中药学中常用的降低药物毒性的方法,研究发现补骨脂与其他中药如五味子、肉豆蔻、黄芪、何首乌、赤芍、甘草、杜仲配伍能通过抗氧化、缓解内质网应激、降低毒性成分体内暴露量、抑制炎症反应、减慢毒性代谢产物的产生等方式有效降低肝毒性。文章综述了补骨脂肝毒性及其配伍减毒有关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补骨脂及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借鉴。

关键词

补骨脂 / 肝毒性 / 配伍 / 减毒 / 作用机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杨宇婷, 陈亮亮, 杨娟娟, 高峰, 罗定强, 邹俊波, 杨彦平, 孟大利, 卫培峰 补骨脂肝毒性及配伍减毒机制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27(01): 84-90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1.01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