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脾消水散2号联合灸法及穴位注射干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性水肿临床观察

钟富强, 林彤彦, 丁玮玮, 李戈, 赵岩, 白长川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1) : 143 -147.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1) : 143 -147.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1.026

实脾消水散2号联合灸法及穴位注射干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性水肿临床观察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实脾消水散2号联合灸法、穴位注射干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性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性水肿女性患者共70例,入组患者年龄为35~76岁,平均(55.4±9.6)岁,病程6~18个月。对入组患者应用实脾消水散2号联合百笑灸及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治疗侧手臂进行臂围评分,并对患侧上肢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中医证候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评价,最终对治疗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经治疗,患者术侧臂围评分、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评分、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Karnofsky量表(KPS)评分、中医证候(肢体麻木、上肢酸胀、上肢肿痛)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血清IL-6、TNF-α、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实脾消水散2号联合百笑灸、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可以明显缓解乳腺癌患侧上肢的肿胀水平,其中显效33例(47.14%)、有效32例(45.71%)、无效5例(7.14%),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 实脾消水散2号联合灸法、穴位注射对乳腺癌术后术侧上肢的肿胀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实脾消水散2号 / 灸法 / 丹红注射液 / 穴位注射 / 乳腺癌术后 / 淋巴性水肿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钟富强, 林彤彦, 丁玮玮, 李戈, 赵岩, 白长川 实脾消水散2号联合灸法及穴位注射干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性水肿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27(01): 143-147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1.02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