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间质性肺病(肺痹)的古代源流与方药规律

朱梦婷, 刘志航, 李航, 林杏华, 童晓萍, 吴蕾, 林琳, 陈远彬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1) : 215 -220.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1) : 215 -220.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1.039

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间质性肺病(肺痹)的古代源流与方药规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通过系统梳理间质性肺病(肺痹)的中医理论源流,并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分析中医古籍治疗肺痹的用药规律,为现代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专业书籍,确定以“肺痹”为检索词,对第5版《中华医典》《中医药古籍数据库》及《广中医古籍数据库》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条文进行提取,探讨肺痹的理论发展源流,基于R语言平台(V4.2.3)对中药处方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Phi相关性分析等。结果 肺痹的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制论首见于《黄帝内经》,隋唐时期沿袭其理论并继承发展,宋朝《圣济总录》首次单列肺痹章节,并提出治法方药,进一步发展了肺痹理论,明清时期记载的肺痹条文占80%以上,理法方药趋于完善。筛选得到治疗肺痹的方剂45首,中药112味,中药频次居于前五位依次为杏仁、陈皮、瓜蒌、人参和茯苓,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最为常用的药对:郁金-杏仁,瓜蒌-杏仁,瓜蒌-郁金-杏仁等,聚类分析得到2个核心药物组方:瓜蒌-郁金-杏仁-栀子-贝母-桑叶,陈皮-茯苓-半夏-人参-白术-甘草-紫菀-桔梗。结论 古籍论治肺痹的病机关键是“郁、痰、瘀、虚”,形成的核心处方用药符合以行气开痹、化痰祛瘀、补虚通络的治疗原则,可为肺痹分期的临床诊治、后续开展临床研究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间质性肺病 / 肺痹 / R语言 / 理论源流 / 数据挖掘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朱梦婷, 刘志航, 李航, 林杏华, 童晓萍, 吴蕾, 林琳, 陈远彬 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间质性肺病(肺痹)的古代源流与方药规律[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27(01): 215-220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1.039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