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无先兆偏头痛丘脑区代谢特征以及针刺干预效应机制

付彩红, 毛雪文, 代静, 彭君, 刘宏伟, 任毅, 陈天竹, 甄飞, 曹克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2) : 119 -124.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2) : 119 -124.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2.021

基于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无先兆偏头痛丘脑区代谢特征以及针刺干预效应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应用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初步探讨无先兆偏头痛丘脑区的代谢特征以及针刺干预的效应机制。方法 纳入符合标准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15例(偏头痛组)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10例,偏头痛组给予针刺干预4周,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双侧丘脑区的MRS检查,健康对照组无干预,只进行双侧丘脑区的MRS检查,分别比较偏头痛组治疗前后以及与健康对照组双侧丘脑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复合物(Cho)/Cr、NAA/Cho代谢水平的差异,并将上述代谢产物比值与头痛发作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偏头痛组左侧丘脑NAA/Cr、NAA/Cho明显降低(P<0.05);经针刺治疗后,偏头痛组左侧丘脑NAA/Cr、NAA/Cho以及右侧丘脑NAA/Cr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偏头痛组治疗前后左侧丘脑NAA/Cr变化与头痛程度评分变化呈负相关。结论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丘脑区存在神经元代谢异常,而针刺可能通过调整这些异常的神经元代谢发挥治疗作用。

关键词

偏头痛 / 磁共振波谱 / 针灸 / 丘脑 / 中枢机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付彩红, 毛雪文, 代静, 彭君, 刘宏伟, 任毅, 陈天竹, 甄飞, 曹克刚 基于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无先兆偏头痛丘脑区代谢特征以及针刺干预效应机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27(02): 119-124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2.02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