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异病同治探究葛根芩连汤历史沿革及现代临床应用

周佳欣, 吴威, 陈智慧, 李红艳, 张云波, 张会永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3) : 175 -186.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3) : 175 -186.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3.031

基于异病同治探究葛根芩连汤历史沿革及现代临床应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葛根芩连汤最早记载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4味中药组成,该方以清热止利为主,具有解表清里之功,为表里双解之剂,适用于太阳表邪内陷所致邪热下利证。随着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积累,葛根芩连汤的治疗范围不断扩大。“异病同治”是在中医辨证思想基础上的延伸法则,常见于治疗不同疾病相同或相似的病机,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该文基于异病同治指导思想,对相关本草古籍中有关葛根芩连汤医籍记载情况、组成、煎服法及主治病证进行考证和统计,并梳理其历史沿革。同时对其现代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筛选与归纳,发现葛根芩连汤治疗疾病范围远超古籍记载,其所治疾病的中医病机总属“湿热蕴结”,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特点。综上,作者通过整理葛根芩连汤古今文献并加以分析,以期为该方的深入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 异病同治 / 历史沿革 / 临床应用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周佳欣, 吴威, 陈智慧, 李红艳, 张云波, 张会永 基于异病同治探究葛根芩连汤历史沿革及现代临床应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27(03): 175-186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3.03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