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LCK/MLC信号通路探讨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上皮屏障的调节作用

魏新智, 樊晖, 于艳, 鞠业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4) : 28 -33.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4) : 28 -33.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4.006

基于MLCK/MLC信号通路探讨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上皮屏障的调节作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基于MLCK/MLC信号探讨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屏障的调节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TNBS),四逆散低(SND-L)、高(SND-H)剂量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与无水乙醇1∶1比例混合液灌肠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FITC-右旋糖酐渗透试验检测小鼠结肠通透性;HE染色观察结肠的组织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结肠黏膜中的细胞因子TNFA、IL-1b、IL-6、IL-17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结肠黏膜中MLCK、p-MLC、occludin、PUMA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CON组相比,TNBS组小鼠体质量下降,结肠变短;小鼠结肠管腔粗细不均,粪便不成形或集结成块状,伴有充血或出血;组织学观察小鼠结肠黏膜完整性破坏、炎细胞浸润,大小不等的溃疡面,部分腺体消失;小鼠结肠FITC-右旋糖酐渗透性增加;TNFA、IL-1b、IL-6、IL-17 mRNA表达升高;MLCK、p-MLC、PUMA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occludin蛋白的表达下降。与TNBS组相比,四逆散组小鼠体质量下降比例减小、结肠变长;小鼠结肠FITC-右旋糖酐渗透性降低;小鼠结肠黏膜炎细胞浸润减轻,部分腺体恢复,溃疡面积减小;小鼠结肠黏膜中TNFA、IL-1b、IL-6、IL-17 mRNA表达降低;MLCK、p-MLC、PUMA蛋白表达量下降,occludin蛋白的表达升高。结论 四逆散有减轻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并可认为是与抑制小鼠结肠黏膜中MLCK、p-MLC、PUMA蛋白表达,升高occludin蛋白的表达,改善小鼠肠屏障功能相关。

关键词

四逆散 / 溃疡性结肠炎 / 肠上皮屏障 /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 紧密连接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魏新智, 樊晖, 于艳, 鞠业涛 基于MLCK/MLC信号通路探讨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上皮屏障的调节作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27(04): 28-33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4.00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