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中药党参的本草考证

陈伟洁, 庞稳泰, 王国蕴, 张雅姿, 孟令坤, 庄铭, 安佳丽, 钟梦媛, 郑文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4) : 118 -123.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4) : 118 -123.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4.023

补气中药党参的本草考证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党参为临床常用补气药,拥有近1500年的悠久用药历史,历代医家对党参品种及功效认识上有较大差异,且伪品众多、药用品种混乱。该文通过查阅历代古籍本草、现代专著、国家标准等资料,对党参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经考证,党参在明朝以前和人参混用千年之久,直到明末《本草征药》始将党参单独记载为一味中药材,名曰党参,这与现代认知的首次记载于清代《本经逢源》提前了100多年。党参名称众多,有“上党人参”“防党参”“红党参”“黄参”之称。在不同时期,党参的本草记载也有所侧重,明代以功效和形态记载为主,清代以相近功效中药的鉴别为主,近现代以产地功效区分为主,根据植物形态学研究发现,古籍记载党参基原为桔梗科植物党参。党参产地最初记载为邯郸,即太行山山脉,产地变迁有向山地发展的趋势。品质仍以山西潞党参为优。药性存在微温的记载,经分析党参用量不同药性也有所差别;归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的脾肺二经上增加了心经,用于治疗心气不足、心肝虚、心肝有热,这与现代药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相符;在功效上,现代记载用于肺气虚的治疗,而多部古籍记载党参也可用于清肺寒、宣肺热,此记载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通过研究系统梳理了党参名称、品种、产地、品质、归经功效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产生的变化,以期为党参合理用药和中药材大品种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党参 / 历史沿革 / 功效 / 产地变迁 / 本草考证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陈伟洁, 庞稳泰, 王国蕴, 张雅姿, 孟令坤, 庄铭, 安佳丽, 钟梦媛, 郑文科 补气中药党参的本草考证[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27(04): 118-123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4.02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