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利胆消石合剂预防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作用机制

卞昊宇, 吕福琪, 魏骄阳, 姚玉璞, 胡蝶羽, 于雪, 王惠临, 张立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5) : 9 -16.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5) : 9 -16.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5.002

探究利胆消石合剂预防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作用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究利胆消石合剂是否能通过改善肝脏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介导的法尼醇X受体(FXR)/胆盐输出泵(BSE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信号通路,增强胆汁排泄的动力;上调肝脏组织内合成胆汁酸的关键限速酶细胞色素p450家族7亚家族A成员1(CYP7A1),恢复肝脏正常合成胆汁酸的功能,从而预防胆总管结石的复发。方法 使用普通级Dunkin Hartley雄性豚鼠共85只。采用胆道插管、注射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细菌培养液的方式制备胆道结石复发动物模型后,将动物分成模型组、假手术组、胆宁片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予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蒸馏水灌胃处理,予胆宁片组胆宁片混悬液灌胃,予中药各剂量组相应浓度的中药灌胃。HE染色法染色后对豚鼠肝脏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ELISA法检测豚鼠肝脏组织中脂多糖(LPS)、白细胞介素-1β(IL-1β)、FXR、CYP7A1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豚鼠肝脏组织中的NF-κB、BSEP、MRP2蛋白的表达情况;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动物模型肝脏组织中胆汁酸的含量,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 在炎症指标方面,模型组、胆宁片组、中药各剂量组LPS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胆宁片组、中药各剂量组LPS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中药各剂量组LPS含量显著高于胆宁片组。假手术组、胆宁片组、中药各剂量组IL-1β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中药各剂量组IL-1β含量显著高于胆宁片组。在NF-κB/FXR、BSEP信号通路方面,胆宁片组、中药各剂量组NF-κB p65蛋白显著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胆宁片组、中药各剂量组FXR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胆宁片组、中药各剂量组FXR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FXR含量显著高于胆宁片组。中药中剂量组BSEP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BSEP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中药中剂量组BSEP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胆宁片组。在胆汁酸合成方面,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CYP7A1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假手术组、胆宁片组、中药各剂量组CYP7A1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中药各剂量组CYP7A1含量显著高于胆宁片组。在胆酸(CA)方面,胆宁片组显著高于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显著低于胆宁片组。在甘氨胆酸(GCA)、牛磺胆酸(TCA)方面,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GCA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胆宁片组、中药高剂量组TCA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在甘氨酸鹅脱氧胆酸(GCDCA)方面,中药各剂量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在甘氨酸熊去氧胆酸(GUDCA)和甘氨酸鹅脱氧胆酸(GGDCA)方面,中药各剂量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在甘氨酸石胆酸(GLCA)方面,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结论 利胆消石合剂能够通过疏肝利胆、健脾益气之法增加受NF-κB/FXR信号通路调控的BSEP、MRP2转运蛋白的表达,恢复肝脏细胞的分泌能力,从而增强胆汁排泄的动力,减少十二指肠细菌的返流以祛邪外出;还能恢复肝脏正常合成胆汁酸的能力,降低胆汁的成石倾向,以预防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CBDS)的复发。

关键词

利胆消石合剂 / 复发型胆总管结石 / 胆汁排泄 / 胆汁酸谱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卞昊宇, 吕福琪, 魏骄阳, 姚玉璞, 胡蝶羽, 于雪, 王惠临, 张立平 探究利胆消石合剂预防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作用机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27(05): 9-16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5.002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