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证型-证素分布及用药规律回顾性研究

李悦杨, 陈锦, 曾林生, 莫之准, 曾仲意, 刘禹翔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5) : 47 -52.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5) : 47 -52.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5.00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证型-证素分布及用药规律回顾性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性别年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以及用药规律,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规范诊治提供参考方案。方法 对深圳市中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月门诊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证型、证素和用药频次进行统计,并对结果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病例215例,男84例,女131例,平均年龄42.63岁,36~55岁(96例)年龄段患者最多。中医证型17种,其中频次最高的3种证型为肺气亏虚证(69)、痰浊阻肺证(38)、风痰闭阻证(31)。病位证素10个,前3位为肺(62)、胃(24)、脾(23)。病性证素8个,前3位为风(83)、痰(77)、气虚(74)。涉及中药159味,性味以甘、苦、辛、涩、酸、咸为主,归经以肺、胃、脾、肝、心为主,频次较高的依次为甘草片(180)、麻黄(172)、五味子(166)、黄芩(151)、射干(150)等;核心药对有射干-甘草片、麻黄-射干等。结论 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的病机主要为外感与内伤,外感因素以风邪为主,在内主要为肺气亏虚,内生痰浊,亦可夹杂寒热,中后期病及他脏,伤及脾胃和肾。治疗上以祛风解表、化痰止咳为基本原则,祛邪固本,常配伍补虚药、收涩药和利水渗湿药等。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感染后咳嗽 / 中医证型 / 证候要素 / 用药规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悦杨, 陈锦, 曾林生, 莫之准, 曾仲意, 刘禹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证型-证素分布及用药规律回顾性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27(05): 47-52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5.00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