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内电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

何兵兵, 李元, 刘宇菲, 栗雪梅, 刘铁镌, 周凌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5) : 76 -81.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5) : 76 -81.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5.013

眶内电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观察眶内电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恢复规律。方法 回顾整理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球运动障碍治疗中心接受眶内电针治疗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动眼神经症状评分并进行疗效分析,观察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恢复规律,对影响痊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221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痊愈患者51例,痊愈率为23.077%,有效、显效及痊愈患者共186例,总体有效率为84.163%,患者眼运动神经麻痹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眶内电针对上睑下垂、眼球内收障碍、眼球下视受限疗效最好,对眼球上视运动受限疗效次之,对瞳孔症状疗效最差。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治疗次数对痊愈的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且OR值>1,即治疗次数会对痊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结论 眶内电针对动眼神经麻痹具有良好的疗效,对提上睑肌与内直肌、下直肌功能的恢复效果最好,对瞳孔功能的恢复效果较差,缺血性病因及炎症感染性病因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眶内电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治疗次数越多,痊愈的几率越大。患者性别、年龄、患眼、是否嗜烟嗜酒、发病天数、治疗前眼位评分、病因等并不会对动眼神经麻痹的痊愈产生影响。

关键词

眶内电针 / 动眼神经麻痹 / 眼位评分 / 疗效观察 / 恢复规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何兵兵, 李元, 刘宇菲, 栗雪梅, 刘铁镌, 周凌云 眶内电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27(05): 76-81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5.01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