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血水”理论探讨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辨治思路

张依奇, 张明雪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5) : 109 -112.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5) : 109 -112.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5.019

从“气血水”理论探讨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辨治思路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是临床常见双心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慢性心衰作为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病情易反复且治疗过程漫长,导致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症状,而焦虑抑郁是其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相关,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以心气亏虚为本,瘀血、水饮、痰浊为标,临床治疗此类疾病常以“形神共调”“双心同治”为基础。“气血水”理论起源于汉代,发展于金元时期,逐渐丰富于明代,最终完善于清代。该文以“气血水”理论为切入点,认为心气亏虚是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发病的根本原因,且心气、心阳亏虚贯穿病程始终,疾病进展表现为由气病引发血病,“血不利则为水”,水病累及气血,致使血水同病的复杂病理过程,其不断围绕“气、血、水”三因素发展,三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故临证之时当以补气安神、温阳益心、活血利水等为主要治法,兼以行气解郁、涤痰清热、通阳泄浊等。该文基于“气血水”理论,探讨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的辨证论治思路,以期为该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气血水 / 慢性心衰 / 焦虑抑郁 / 双心疾病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依奇, 张明雪 从“气血水”理论探讨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辨治思路[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27(05): 109-112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5.019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