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阳和汤古籍文献与现代临床应用分析

郭红梅, 王悦良, 代波, 陈豪斌, 王权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5) : 152 -159.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5) : 152 -159.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5.027

经典名方阳和汤古籍文献与现代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阳和汤疗效确切,源自清代王维德所撰《外科证治全生集》,是治阴疽之祖方,收录于202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汉族医药》。使用Excel对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从阳和汤的方名源流、组成、功效、中药基原及炮制、用量、制法用法与现代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建议阳和汤现代用量及用法为熟地黄37.3 g,鹿角胶11.19 g,麻黄1.87 g,白芥子7.46 g,肉桂3.73 g,生甘草3.73 g,炮姜炭1.87 g,煎服方法为以水600 mL煎至300 mL,去药渣,入鹿角胶,在空腹或饭后2~4 h分2次温服。全方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主治骨槽风、流注、脱骨疽、鹤膝风、乳岩、结核、石疽、贴骨疽等一切阴疽。现代应用涉及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呼吸、循环、皮肤、妇科等多个系统,具体在膝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等肌肉骨骼系统方面更有优势。该研究通过对阳和汤古籍文献的挖掘梳理,确定其关键信息,以期为经典名方的临床应用及制剂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经典名方 / 阳和汤 / 古今应用 / 处方考证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郭红梅, 王悦良, 代波, 陈豪斌, 王权胜 经典名方阳和汤古籍文献与现代临床应用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27(05): 152-159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5.02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