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胃散历史溯源及配伍变化刍议

廖俊发, 赵雪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5) : 185 -190.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5) : 185 -190.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5.032

平胃散历史溯源及配伍变化刍议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平胃散收录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治疗脾胃不和的经典方剂之一。该文将从方名、病因、病机、脉象、配伍、禁忌、剂型及服法等方面对平胃散进行历史探源,并对历代医家使用平胃散加减治疗不同疾病经验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平胃散方名“平胃”之义为“使胃土恢复平和”;平胃散主治病证的病因病机为外感湿邪,或脾虚失运,导致湿邪中阻,脾胃失和,气机不利;其主治病证的脉象包括缓、弦、短涩、沉大、沉缓脉等;禁忌方面,脾胃不足、阴虚及老弱之人不宜轻易使用平胃散;剂型方面,平胃散有汤剂和散剂两种,其服用方式不同,目的不同;另外,历代医家通过对平胃散的加减配伍,丰富了其主治病证,其中包括胃痞、呕吐、宿食不化、泄泻、疟病、瘴病、痢疾以及妇科和外科疾病等,但需把握“湿阻气机,脾胃失和”的基本病机;通过对平胃散的古代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平胃散 / 经典名方 / 溯源 / 配伍变化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廖俊发, 赵雪莹 平胃散历史溯源及配伍变化刍议[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27(05): 185-190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5.032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