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管内皮功能探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虚气留滞”病机的科学内涵

黄克, 左可可, 顾宁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7) : 44 -49.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7) : 44 -49.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7.008

基于血管内皮功能探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虚气留滞”病机的科学内涵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血管内皮是外周组织与血液循环之间的一层选择性的半透膜,不仅能调控血管内外物质交换,还能分泌多种活性物质,以调节血管张力、维持正常血运,对心脏内稳态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损伤微循环灌注,加重心肌缺血,是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dysfunction,CMD)的关键病理机制。“虚气留滞”为CMD的核心病机,“虚气”指心、脾、肾脏气虚损,为发病之本;“留滞”指因虚生气滞、痰瘀,痹阻心络,为发病之标。若血管内皮屏障受损、舒缩失衡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过度收缩,与“虚气”引起的防御固摄、协调脉络功能失调相似;血管内皮凝血-纤溶功能失衡可导致微血栓生成增加,则与“虚气”引起的推动血运功能失常、实邪“留滞”相似,进而影响微血管结构与功能,引发CMD。文章探讨“虚气留滞”理论与CMD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以阐述CMD“虚气留滞”病机的科学内涵,并以补虚通滞为治则介绍了中医药靶向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干预CMD的相关进展,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MD提供理论依据与临床用药参考。

关键词

虚气留滞 / 血管内皮功能 /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科学内涵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黄克, 左可可, 顾宁 基于血管内皮功能探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虚气留滞”病机的科学内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27(07): 44-49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7.00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